被動房之家
www.www.dcradicalwellbeing.com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方式
手機電話:18618173826
電子信箱:chtyjy@126.com
辦公電話:010-57183865
聯(lián)系人:周懿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

2022-08-10 10:09
文章附圖



1984年建造辦公區(qū)   2018年改造辦公區(qū)


超低能耗建筑項目

建筑面積:15494.48平米

建筑綜合節(jié)能率:51.4%

建筑本體節(jié)能率:50.1%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4%


原四川建科院科技樓進行加層、加高綠色改造,改造后建筑面積擴建了47%。園區(qū)內新舊建筑的混搭、融合也象征了新老交替、一脈相承的包容創(chuàng)新發(fā)展。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6.jpg


把科技樓改造項目看作一副徐徐展開的畫卷。走進大門,透水地面、雨水回收、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等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貫穿整個場地。沿著道路,暗流潺潺的小溪環(huán)抱“靜心亭” ,頭上的花團錦簇在風中低頭沉思卻藏不住繁華艷麗的外表。滿墻垂釣的爬山虎是建科人獨有的記憶。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2.jpg


來到科技樓大門,駐足仰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垂直綠化與屋頂綠化掩藏不住的枝繁葉茂,似少女頭上的花環(huán)隨風舞動。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5.jpg


室外的鳥語花香、海綿設計、屋頂淺色飾面與光伏遮陽有效改善室外熱島效應;雨水回收利用、室外噴灌與垂直綠化滴灌每年節(jié)約80%的室外綠化及道路用水。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3.jpg


走進大樓內部,功能布局被重新組織,主樓辦公和副樓會議相結合,垂直空間按生產部門自上而下布置;北面隔間和南面開敞辦公相結合;東西兩端共享交流空間與辦公區(qū)相交融。通過功能空間改造改變了原有內向封閉、錯綜雜亂的辦公空間,引導了人們行為交往及日常辦公模式。面對錯綜復雜的結構問題,在主樓采用屈曲約束支撐和剪力墻聯(lián)合控扭、剪力墻開縫構造阻尼墻對主體結構進行減震控制,大大降低了結構的扭轉效應。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4.jpg


“高堂素壁,無舒卷之勞;明窗凈幾,有坐臥之安。” 將健康舒適的外部環(huán)境移至室內,綠色的“跡”傳遞著生活的“質”。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7.jpg



光與影


光線是世間萬物的反射,主樓的水平外遮陽和室內反光板設計將光線變得柔和。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8.jpg


萬物皆有罅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副樓報告廳外廊的灰空間與可調節(jié)遮陽相結合,遮陽板追隨著光影自動調節(jié),似有韻律的墨線,日光透過縫隙光影斑駁。


風與氣


為了有效地引導室內自然通風效果,構思了一種凹向弧形建筑體形,開口向北,在過度季工況下,能明顯增加建筑前后表面壓差,保證室內98%的房間換氣次數不少于2次/小時。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9.jpg



將分體空調改造為高效集中式冷熱泵空調系統(tǒng),設置新風熱回收及空氣質量在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室內溫度、濕度、CO2濃度、PM2.5、TVOC等在線監(jiān)測并聯(lián)動控制新風系統(tǒng)開啟,結合HEPA過濾器及出風口光觸媒殺菌過濾裝置,確保氣的潔凈。



聲感知


室外的車水馬龍無法改變,將外窗改造為三層中空low-e保溫隔聲窗,外墻改造為自保溫系統(tǒng),樓板采用泡沫混凝土+木地板/PVC地膠面層,對設備進行減振降噪處理。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0.jpg


改造后,室內噪聲等效A聲級降低20dB以上,設備噪聲對室內最大頻率噪聲影響降低18dB,樓板撞擊聲聲壓級改善20dB。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1.jpg



昨日重現(xiàn)


對建筑原有的樓面、欄桿、木門、木地板等實現(xiàn)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和拆除加工再利用。走過的樓梯間,連接了過去;走過的水磨石和木地板,維系了現(xiàn)在;走過的辦公區(qū),開辟了未來。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3.jpg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4.jpg



超低能耗


外墻采用自保溫系統(tǒng),改造后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比原有圍護結構提升幅度達到45%。


建筑能源管理系統(tǒng)對各部門用電、用水、冷熱量進行能耗分項計量并實時監(jiān)測,找出能耗異常點并及時分析處理,實現(xiàn)建筑物的節(jié)能高效運行與內部的用能考核。智能樓控系統(tǒng)能自動監(jiān)視、測量、程序控制與管理,降低設備運行故障及運行維護費用,是一棟會自主呼吸的大樓。


通過設于獨立辦公室的紅外傳感器與存在傳感器,來感知房間人員的存在與否,進而控制房間空調設備的運行。采用這一技術,可以有效杜絕房間空調在無人狀態(tài)下長時間開啟,從而節(jié)約能源。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5.jpg


屋頂設置裝機容量為15kWp的薄膜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不僅能產能還能遮陽,全年實際發(fā)電量為1.1~1.3萬kW·h,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容量比例為6.6%。驗證了太陽能光伏在成都應用的可行性。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6.jpg


由于辦公樓特殊的性質,大家往往較長時間置身其中,工作、社交、生活;良好的體驗感能增強使用者的幸福感。高效的圍護結構保溫與遮陽系統(tǒng),高性能空調設備與智慧照明、智能化的能源管理與樓控系統(tǒng)、綠色建筑持續(xù)調適和滿意度調查分析能讓大樓使用者更好地與大樓對話,達到一種相輔相成的平衡。


通過建筑持續(xù)性運行調適以及用能人員的行為管理等措施,實現(xiàn)了“科技樓”運行能耗降低至35kWh/㎡·a,大樓改造后全年運行能耗為與同類建筑相比能耗降低58%,每年可節(jié)約60萬度電,減少碳排放約170噸。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7.jpg


科技樓改造項取得省內唯一的既有建筑綠色改造三星級運行標識證書和超低能耗建筑證書,并獲得國家綠色建筑創(chuàng)新獎二等獎,實現(xiàn)單體建筑的碳中和認證。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樓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