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房之家
www.www.dcradicalwellbeing.com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方式
手機電話:18618173826
電子信箱:chtyjy@126.com
辦公電話:010-57183865
聯(lián)系人:周懿

蘭州新區(qū)中建大廈項目1#辦公樓

2020-09-02 10:45來源:“建設科技雜志”公眾號(JSKJzazhi)作者:彭建明、趙周洋等
文章附圖



蘭州新區(qū)中建大廈項目1#辦公樓

寒冷地區(qū)凈零能耗建筑的實踐


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屬于寒冷氣候區(qū)。類型為辦公建筑,地上建筑面積 2270.01m2,設計使用人數為 280~350 人,主要設置辦公室、閱覽室、會議室、多功能廳、設備用房等功能房間。


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局部四層),采用框架結構。建筑朝向為正南正北,體形系數 0.31,東向窗墻面積比為0.05,西向窗墻面積比為0.04,北向窗墻面積比為0.34,南向窗墻面積比為0.24。


項目設計目標為凈零能耗建筑,預期實現(xiàn)建筑年綜合能耗指標:≤66kWh/(m2·a)(包括:供暖、供冷和照明,不包括可再生能源)。建筑本身的光伏板安裝面積為 260m2,設計年發(fā)電量 6.42 萬kWh( 以《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 為參考 )。


技術體系


被動式節(jié)能技術


(1)高性能圍護結構


本項目選用的高性能保溫系統(tǒng)如下:外墻、地下室頂板、風井采用 150mm 巖棉保溫,屋面采用 120mm 擠塑板保溫,周邊地面采用 150mm 擠塑聚苯板保溫,非采暖與采暖房間隔墻采用 50mm 巖棉保溫。各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如下表所示。


表1.jpg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


外窗采用鋁包木130系列內開內倒窗,配進口五金,玻璃采用金晶原片 5low-e+16Ar+5+16Ar+5low-e 全鋼化玻璃,low-e 膜為 2、5 面,空氣層16mm填充氬氣,玻璃間隔條采用超柔性暖邊條,可見光透射比為 0.73,太陽的熱系數 SHGC 為 0.49。


整窗傳熱系數為 k≤0.8w/(m2·k);130 系列外平開鋁木復合被動門,傳熱系數為0.9W/(m2·K),氣密性為 8 級,水密性為 5 級,抗風壓性為 9 級;建筑南向設置可調節(jié)內遮陽。外門采用 130 系列外平開鋁木復合被動門,傳熱系數為 0.9W/(m2·k)。門斗選用經 PHI 認證的產品——奧潤順達木索系列 THERM+56,傳熱系數為 0.85W/(m2·k)。


(2)無熱橋設計


2.jpg

外窗與結構墻體連接部位


3.jpg

管道穿外墻部位


(3)氣密性節(jié)點設計


4.jpg

部分節(jié)點構造示意圖


在室內外壓差 50Pa 的作用下,凈零能耗建筑的通風換氣次數應小于 0.6h-1。所有穿越氣密層的管線洞口均做了防熱橋和氣密性處理。


(4)自然通風及采光


5.jpg

自然通風換氣次數


采暖季通風換氣次數取 0.3h-1,過渡季節(jié)通風換氣次數取 0.5h-1,夏季 8~18時通風換氣次數取 5h-1,其余時段取 2h-1。


本項目中,一層側窗置于 1.2m 左右的高度,二層三層均置于 0.9m 左右的高度。絕大部分外窗尺寸為1800×2000mm 及1800×2100mm,少部分為5000×2000mm,由此較大的采光面積提高室內照度的均勻性。


南向與東西向的采光口采光量大,有直射光,照度不太穩(wěn)定,北向采光口采光量小,但較為穩(wěn)定。由于辦公樓的朝向為正南正北,大部分窗戶的朝向也為正南正北。自然采光結合照明設備,充分滿足建筑對光照的需求。


主動式節(jié)能技術


(1)照明節(jié)能設計


本項目采用低損耗、高效率節(jié)能環(huán)保型、噪聲不超過環(huán)保規(guī)定的變壓器;電梯選用具有節(jié)能拖動、節(jié)能控制方式的產品,并具備延時自動轉為節(jié)能運行模式的功能。選用高效 LED 光源;公共走道照明采用自熄控制。0.4kV 配電線路工作壓降不大于 5%,一般電力干線的最大工作壓降不大于 2%,分支線路的最大工作壓降不大于 3%。


(2)高效冷熱源系統(tǒng)


本示范工程采用被動式技術措施將冷熱負荷降低之后,剩余的冷熱負荷由高效冷熱源系統(tǒng)提供。


契合蘭州干旱半干旱的氣候特點,冷源采用高效的蒸發(fā)冷卻機組;熱源采用低溫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tǒng)為地板輻射采暖系統(tǒng);設置排風熱回收系統(tǒng);采用淺層地熱交換系統(tǒng)作為輔助冷熱源。


干空氣能間接蒸發(fā)冷水機組,充分利用蘭州當地氣候特點,以干空氣能和水蒸發(fā)制冷。機組COP可達11.5,系統(tǒng)COP可達 6.25,具有綠色環(huán)保、健康安全、節(jié)能顯著、管理簡便和投資經濟等優(yōu)點。


6.jpg

間接蒸發(fā)冷水機組原理圖


新風經30m地道預熱或預冷之后進入位于機房的新風機組,在新風機組內再和排風進行熱交換,熱交換機組顯熱回收效率 75%。


由于使用地道對新風預冷預熱,新風進入熱回收機組之前與地道壁進行換熱。通過TRNSYS 軟件模擬,根據蘭州地區(qū)氣象歷史數據,計算得出地道風與地道壁換熱后熱負荷可降低 10.9%,冷負荷可降低 36.8%。


地道風采集口在地面 1.5m 以上的位置,且地道入口處設置粗效過濾器,在風道內保持清潔的情況下,對進入室內的新風品質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7.jpg

室外地道風埋管布置圖


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


蘭州新區(qū)中建大廈利用樓屋頂安裝光伏支架組件,并網逆變器,底層耳房強化屋頂安裝集裝箱儲能電池及逆變系統(tǒng)。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在白天峰值電價時為負載供電,剩余電量儲存在蓄電池中。


儲能作用是在市電停電時建立電網使光伏正常并網發(fā)電,給本地負荷供電,正常情況下并網(充放電)運行,電網與微網能夠實現(xiàn)切換。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采用 375W 單晶組件,安裝在樓頂,平鋪安裝光伏支架光伏板。屋面設置 260m2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年均發(fā)電量約為 6.42 萬度,實現(xiàn)建筑的產能要求與目的。


8.jpg

屋頂組件布置圖



實施效果


建筑全年負荷分析


本示范項目中采用 DeST 軟件對蘭州新區(qū)中建大廈全年能耗進行了模擬計算。全年單位面積總冷負荷(空調冷負荷和新風冷負荷)為9.795kWh/m2·a,全年單位面積總熱負荷(采暖熱負荷和新風熱負荷)為 45.365kWh/m2·a。新風負荷符合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 規(guī)定:辦公用房、會議室、多功能廳、展示廳及閱覽室的新風量設為 30m3/h·人。


9.jpg

全年逐時冷熱負荷


建筑全年能耗分析


全年單位面積供暖能耗為17.167kWh/m2·a,其中新風加熱能耗為 5.999kWh/m2·a,基礎采暖能耗為11.168kWh/m2·a。由于公用建筑對新風的較大需求,供暖能耗中新風加熱能耗仍然占據相當大的部分,占供暖能耗的34.94%。


空調能耗為2.144kWh/m2·a,其中新風制冷能耗為1.248 kWh/m2·a,而基礎制冷能耗為0.896kWh/m2·a。在蘭州地區(qū),供暖能耗遠遠大于空調能耗,這和蘭州地區(qū)的全年溫濕度分布是一致的。


10.jpg

單位面積全年逐時供暖及空調能耗


表2.jpg

基準建筑和設計建筑全年單位面積總能耗


蘭州新區(qū)中建大廈能耗指標建筑本體節(jié)能率為35.32%,建筑可用屋頂面積鋪設太陽能光伏時,可實現(xiàn)年發(fā)電量6.42萬 kWh,可以實現(xiàn)凈零能耗目標。